主页 > 经济 >

中国日报网评:实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 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1-18

来源:互联网作者:编辑点击:

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

步入2023年,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中国经济有望继续回稳向好,并将继续扮演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世界银行1月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7,而对2023年中国增长的预测则为4.5,预计增速将领跑全球。

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长周期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稳中向远、稳中向强的要素依然稳固,通过积极的存量和增量财政政策叠加通向发力,将形成一个独立的上行轨迹。当前,我们需要持续关注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积极措施有力提振市场信心,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实现常态化经济增长均衡,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直面经济运行挑战,全力提振经济发展信心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存在三方面隐忧: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疫情及外部冲击下的恢复阶段,国内环境整体向好,但信心不足,主要表现在居民信心不足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倾向于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和投资。房企拿地、投资、新开工等多项数据呈现下滑趋势,制造业企业信心不足影响企业投资意愿,房地产企业面临更大的信心问题;二是从外部风险来看,地缘政治形势依然严峻,产业链外移现象将增多。俄乌冲突面临收官,现行地缘政治格局可能发生剧变,全球安全格局和大国博弈关系或面临深刻调整。全球货币政策大幅收紧加剧全球经济衰退可能,欧洲陷入衰退的可能性较高,美国经济也有较大可能硬着陆。

根据IMF最新预测,全球GDP当中大概有30的体量将会在今明两年进入技术性衰退,对我国的经济稳步增长将产生较大的负向冲击。同时,全球经济衰退或将对中国出口、来华直接投资产生较大影响,对人民币汇率将造成贬值压力。

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针对当前经济的关键问题,对全年经济政策聚焦于“提振信心”。会议明确指出“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这集中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提振信心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毫不动摇的态度,以实现“全年经济的整体好转”,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辩证看待中国经济面临的“五个回升”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步入2023年,中国稳步有序地调整优化抗击疫情政策,全国全面恢复社会秩序和经济常态已指日可待。目前,国际机构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将自2022年底恢复上行趋势,许多国际机构也纷纷上调了对中国经济2023年的增长预期。

2023年中国经济将强势复苏,主要表现为“五方面回升”,但我们也需要辩证看待中国经济面临的“五个回升”。一是经济增速大幅度上升。预计中国GDP增速将从2022年的3.0加速恢复至2023年的5-6之间。如果各方面工作效果好,不排除增速在6以上的可能性;二是线下消费强劲反弹。如果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仅餐饮和旅游这两个行业营业额达到11万亿元或者12万亿元,不仅对GDP的拉动将达到1个百分点以上,更重要的是能够恢复人民群众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三是制造业回升。中国奠定的制造业基础非常牢固,具有很强的韧性,配套能力强,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完整,产品竞争力在全球具有极大的优势,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但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存在威胁,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新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四是房地产市场回升。近期国家对稳楼市“三箭齐发”,形成了信贷、债券、股权三大融资政策支持体系,但短期居民购房信心和能力还未明显恢复,房企还将面对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时间考验;五是投资者信心回升。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风险缓释、政策传导、预期管理等方面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功能,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回升前景、超大规模市场红利、强大制造业能力和资产估值前景,对全球投资者仍具有难以动摇的吸引力,中国仍是资本流入最多的投资热土,将进一步坚定全球投资者参与中国市场的信心。

实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实现常态化经济增长均衡

要实现2023年中国经济全面整体好转和更高的经济增长目标,让经济运行回归到长期基本面上,仅靠原有的经济自身动能和常态化的财政政策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帮助居民和企业信心回升,主动增加全社会的需求和供给,才能实现经济自身动能的修复和常态化经济增长均衡。

当前,中国宏观政策正处于发力窗口期,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有助于在短期内帮助经济快速回到上升通道,而且在中长期内将极大地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路径主要有:一是通过发行特别国债。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仍然有较大的政府举债空间,发行特别国债的融资成本低、偿付压力相对较小,发行特别国债带来的通胀风险相对可控;二是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国要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再工业化”,作为科技创新“总开关”的基础研究投入尤为关键,特别国债资金可以大规模投资于基础研究,为中国式现代化打下坚实的科技基础;三是围绕节点行业和节点领域投资。为平抑经济下行压力,使经济增速维持在潜在产出以上,提高有效投资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尤为关键,核心是5G/6G等新基建以及碳中和的投资;四是对中小微企业实施补助。据调研,减税减租是全国4800万户中小微企业最核心的诉求。因此,直接以国家财政补贴支持中小企业是保市场主体、夯实民生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要举措,可以帮助相当一部分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提振市场信心,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作者:上海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陈新光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