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热文 >

光波金融:水碾河汤婆婆的故事

时间:2017-08-24

来源:互联网作者:编辑点击:

  

图片

  家住成都水碾河的汤婆婆,1977年存进银行400元,近日查询,这笔钱经过33年,连本带息835.82元。其中本金400元,利息为438.18元,利息税金扣除为2.36元。

  汤玉莲婆婆的400元在1977年也能算是一笔“巨款”了。“当时全国人均存款只有20元。”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教授王燕鸣表示,“1977年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是36元。”

  

图片

  我们来用商品做对照来看银行利息和通货膨胀间的关系,有网友帮忙算了此帐:33年前的400元,能买“绿色”大米2200斤。可存银行到现在,连本带息连200斤都买不到;33年前的400元,能买蔬菜上万斤,可存银行到现在,连本带息想买几百斤蔬菜都困难;33年前的400元,相当一个家庭的一年的生活费用支出,可存银行到现在,33年的利息恐怕还不够支付公务招待的一条硬中华……

  

图片

  把钱存在银行,拿到的利息远远抵不上通货膨胀。那么如果汤婆婆把钱存在如光波金融一样的P2P平台,经过33年,会产生多少利息呢?

  光波金融年化利率最高为13.8%。经过33年,这笔钱可以翻四十二倍,得到的本息大概为16800,这笔钱换成大米,大概可以买到3360斤大米。所以假设当初就有P2P平台,把钱投到平台中,是能够跑赢通货膨胀的。

  

图片

  如今,无论是从供求关系、生产技术来看,还是从国家政策、市场运行出发,通货膨胀的趋势和程度都在逐步减弱。而现在银行也在降息,能不能跑赢通货膨胀,也难以确定。但如果把钱投资到如光波金融的P2P平台中,确实能够甩出通货膨胀几条街。

热门文章 更多>>